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网盘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资讯 采购 百科
百度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秒懂百科
特色百科
知识专题
加入百科
百科团队
权威合作
个人中心

碑林

[bēi lín]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中国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文化艺术宝库
展开7个同名词条
收藏
查看 我的收藏
0有用+1
0
同义词西安碑林(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般指碑林(中国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文化艺术宝库)
碑林,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第1号)、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3]、全国18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位于陕西省 西安市 碑林区 三学街十五号。 [4]
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 唐代立于帝都 长安 务本坊 国子监内的《 石台孝经》《 开成石经》,正式创始者为北宋名臣 吕大忠(陕西 蓝田人),始建于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现收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 国宝级文物19种(组)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 昭陵六骏”有四骏藏于碑林。 [5]
西安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6]。1961年3月4日,碑林被 国务院列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020年11月,碑林获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 [8]
中文名
碑林
外文名
Forest of Steles
地理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
创建年代
北宋
文保级别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价    值
收藏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
景区级别
AAAAA级
开放时间
夏季8:00—18:45 冬季8:00—18:00
门票价格
旺季:65.00元 淡季:50.00元 [9]
建议游玩时长
2-3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陕西省西安市
占地面积
31900 m² [11](改扩建前)
建筑面积
18600 m² [11](改扩建前)

目录

  1. 1 建设沿革
  2. 2 建筑布局
  3. 3 主要建筑
  4. 4 陈列展览
  5. 5 碑林藏品
  1. 书法碑
  2. 碑文
  3. 墓志
  4. 石刻
  5. 馆藏精品
  6. 6 文物保护
  1. 7 历史价值
  2. 总评
  3. 历史价值
  4. 艺术价值
  5. 8 外界评价
  1. 9 申遗大事记
  2. 10 旅游信息

建设沿革

播报
编辑
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碑林
西安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 唐代立于帝都 长安城务本坊 国子监内的《 石台孝经》《 开成石经》。唐 天祐元年(904年),长安驻守 韩建缩建长安城,将原存务本坊国子监内的一部分石经迁至唐 尚书省附近的文宣王庙(今西安社会路一带)。
五代
后梁开平三年至乾化四年(909—914年),长安驻守 刘鄩接受幕吏尹玉羽建议将其余石经迁至唐尚书省之西隅(今西安社会路一带)。
北宋
景祐狼渗全二年(1035年), 范雍在唐尚书省西隅附近建立京兆府学。
元丰三年(1080年), 吕大防将文庙和府学的一部分迁至西安碑林现址。
元祐二年(1087年),陕西转运副使 吕大忠因看到保存在唐尚书省之西隅的石经“地杂民居,其处洼下”,遂将石经及其他唐宋碑刻徙至“府学之北墉”。
碑林
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知永兴军时将府学彻底迁至“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现址,并进行了修建和改造。至此,府学、文庙与碑林同在一地,即今西安碑林所在地。 [4]
正隆五年(1160年),河中府同知府尹耶律隆和陕西东路转运副使周维甫对碑林进行了修葺。
辣寒戒元
至元十四年(1285年),京兆府学正骆天骧与京兆府教授孟文昌请灞桥堂邑刘斌将倒地碑石复立。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重修文庙、府学和碑林。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辩盛脚),关中发生大地震,碑林碑石多遭倾倒折断。
万历十六年(1588年),对碑林进行整修,对倾倒受损的石经估奔再进行摹补并刻立《 九经字样》。
阀盛删去明人赵崡在《 石墨镌华》序中始有“碑林”之称,这是所见资料中将西安碑林称为“碑林”的最早记载。
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巡抚 贾汉复及许继业等主持,集《开成石经》字样补刻《孟子》七篇。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西安知府徐容、府学教授张钟、训导姚文思修缮碑林。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陕西巡抚 毕沅整修碑林,重新规划和改建了碑林建筑,对藏石进行整理,并巩旬拒派员专司管理,限制拓碑,是清代对碑林最为全面最重要的一次整修。
碑林
中华民国
民国二十六年至民国二十七年(1937至1938年),民国政府对碑林进行大规模整修, 邵力子 张继 黄文弼等人任监修委员,工程在建筑设计和碑石排列等方面得到 梁思成具体指导,整个建筑形式和布局一直沿用至今。此次整修中,将 于右任所捐史料和书法价值极高的387件 西晋 北朝 隋唐墓志(即“ 鸳鸯七志斋藏石”)建专室陈列,这些墓志极大地丰富了碑林的藏品体系,是 于右任对西安碑林和陕西文化事业之重要贡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碑林管理委员会成立。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在西安碑林的基础上成立陕重立西省历史博物馆。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陕西省政府拆交的新城小碑林《汉武都太守残碑》、《唐颜勤礼碑》等38方碑石迁置碑林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改名为“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
1951年09月15日, 西北军政委员会发布《关于贯彻保护文物古迹的法令及筹设西北历史博物馆和西北革命文物陈列馆的决定》。《决定》指出:“西北为我国古代文化发祥之地,又为汉、唐以来与各兄弟民族文化及西洋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枢纽,所遗文物史迹特多。而历代农民起义有的发源于西北,有的会集或经过西北,红军北上抗日,走遍了陕甘宁青的大部地区,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曾以陕、甘、宁边区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史迹流传最广,遗留文物亦最多,必须加以妥善保护。”《决定》要求,应首先办好一个示范性的历史博物馆和一个革命文物陈列馆,据此,西北文化部决定将西安的“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扩建改为“西北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 [10]
1952年,“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西北历史博物馆”。
1955年,“西北历史博物馆”更名炼敬为“陕西省博物馆”。
1961年,国务院公布“西安碑林”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第1号)。
1993年1月,“陕西省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 [11]
2018年10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对全国9个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国家5A级的旅游景区进行公示,其中,碑林景区在列。

建筑布局

播报
编辑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图
碑林是在古碑林的基础上,利用 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
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二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12]
碑林各陈列室,以棂星门中门为主轴线,自南而北对称排列。前半部为临时性专题陈列室,自轴线正中上有“碑林”匾额的《 石台孝经》碑亭以北为碑林陈列室,西侧为石刻艺术室,形成“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 [12]

主要建筑

播报
编辑
孔庙
孔庙
孔庙
唐代在 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
宋代几经搬迁, 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使文庙、碑林、府学同在一处。
据《京兆府重修府学记》碑载,这时的文庙:“总五百楹,宏模廓度,伟冠一时。”
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多为明清建筑,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正南代替正门的影壁,又叫塞门,原为孔庙的万仞宫墙照壁,上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孔庙”,是由清末著名书画家 刘晖书写。
义路门
义路门
碑林大门(东门)原为孔庙东边的义路门。礼门、义路两门的名称来自《孟子》“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意思是说,义好比是大路,礼好比是大门。只有有学问、有修养的君子才能从这条大路行走,由这个大门进出。
太和元气坊
太和元气坊
位于塞门内,建于明 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皇族朱惟柪捐资400多两黄金修建的,取“合会大利,利贞万物”之意。四柱三檐,通体彩绘,精雕细刻,富丽典雅。牌坊上所绘的 和玺彩绘是古建筑彩画的最高等级。正中的图案为“二龙戏珠”。原立于 华山 西岳庙前,1953年移至碑林。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清代时便给西安孔庙加了围墙,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太和元气坊”南面的墙被称作“塞门”,也叫“影壁”,墙外侧刻有清末著名书画家刘晖书写的“孔庙”二字。
泮池
泮池
孔庙特有的建筑。“泮”字是三滴水与半组成。汉字讲究象形,“泮”就是半个水池。孔子提倡学无止境,学问永远没有满的时候,就像这水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满圆形的。碑林“泮池”最早建于元代,后几经修葺。在古代礼制中,天子之学叫辟雍,诸侯之学叫泮宫,泮宫东南和西南方向有水池,形如半壁,故称泮池。泮池上有桥,叫泮水桥,为古时学宫之桥。
棂星门
棂星门
位于泮池前,门的上端有 麒麟。在元代时为两扇门,清代改为三扇门。每个门的门额刻有文字,中门额书“文庙”即 孔庙,东门额刻“德配天地”,西门刻“道冠古今”。棂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是神话中主管取土的神。在古代,天子祭天先祭棂星,给门起名棂星,比喻祭 孔子如祭天。在古代,进出这三道门有着严格的规定,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工作人员出入的。
华表
华表
棂星门内道路的两旁各立有两个八棱形的“华表”,明清所建。 华表分柱头、柱身、柱基三个部分。柱头上设有承露盘,上边蹲着的动物叫獬牴(xiezhai),性忠直,起着仪卫和端详的作用。华表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传说古代帝王为能听到百姓的意见,曾在宫外悬挂“谏鼓”,大道上设立“谤木”,允许臣民书写自己的意见,这些“谤木”就是华表,早期的华表是木制的,后来演变发展成为石质的。
戟门
戟门
孔庙的第三道门叫戟门,又称仪门、至圣门。这座门建于明代,屋顶为十字歇山顶,面开三间,中间为大门,两边对称各有一配室,供祭祀大典的文武官员整理衣冠、熟悉仪规之用。在过去,门的两侧陈列兵器,武官须将兵器放下才能进入孔庙祭拜孔子。戟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上铺绿色琉璃瓦,仍保持着明代建筑的显著特征。
二庑
二庑
原内置孔子七十二弟子画像以供祭祀,现改为展室。二庑院中有两件国宝级文物,一是 大夏石马,一是唐代 景云钟。前者是十六国时代匈奴族铁弗部建立的大夏国的作品,他继承了中国汉代时刻艺术雄浑深沉,体魄巨大、生动传神的特点,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水平,同时也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后者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已有1200多年历史。其音质纯美,钟声清晰宏亮,钟上还铸有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的铭文一段,是李旦鲜有的传世字迹中的佳作。
碑亭
甬道两侧建筑有六座碑亭,东西各三。
碑亭建于清朝历代,因康熙、乾隆等朝都曾出动大军,与西北地区的分裂割据势力作战,每平定一处,皇帝就御笔亲书庆功碑一座,竖立在这里。
由于是皇帝的御碑,所以按等级规定,每个碑都加盖碑亭。这些亭子在两侧是对称的,惟前院有一单例,原因是建到这里时,清王朝衰败了,再也没有竖碑和建亭的机会了。

陈列展览

播报
编辑
碑林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碑室7座、碑廊8座、碑亭8座,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室,陈列面积达4900平米。 [5]
第一展室
第一展室
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展室
第二展室
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了“三绝碑”。
第三展室
第三展室
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
第四展室
第四展室
陈列的是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唐兴庆宫图》,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
第五展室
第五展室
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其中许多碑石记述了修庙、记功、拨田、赡学、修渠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并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价值。
第六展室
第六展室
陈列的石碑,除少数是元、明人士的诗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诗词歌赋。其中元赵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则徐所书的石碑等,都是难得的珍品。
第七展室
第七展室
陈列的是清代复刻《淳化秘阁帖》的碑石,共145方。石刻两面,其内容有历代封建帝王、名臣及书法家的各种字体,更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字。是不可多得的名碑帖。
石刻艺术室
石刻艺术室
建于1963年,匾额为 陈毅元帅所题,展陈内容主要为自汉代至明清的陵墓石刻。其中东汉双兽、汉画像石砖、唐李寿石椁及墓志、 昭陵六骏等,雕刻手法多样,风格各异,是不同历史时期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13]
石刻艺术室陈列的唐代供应石灯十分引人注目,灯分九层,无论造型还是灯案都十分精美。日本 奈良通往“春日神社”沿途的石灯就是仿此唐灯所造。此外,还有出土移此的东汉石刻墓门,唐代石椁。石椁阴刻的星相乐舞,仕女图,椁外浮雕彩绘文武侍从和骑龙驾凤仙人,都是历史和艺术珍品。
石刻艺术馆
石刻艺术馆
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的东侧,总面积达7900多平方米。其中不仅有北魏皇兴造像、和平二年造像、朱辅伯造像碑等国家一级文物,还有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唐代密宗菩萨像。
新石刻艺术馆以“长安佛韵”为展陈主题,共展出约150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陈列分为造像碑区、造像区、大型造像区,全方位阐释了长安模式下佛教造像的典型样式和艺术风格。2011年,“长安佛韵”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新石刻艺术馆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14]

碑林藏品

播报
编辑

书法碑

碑林
碑林对人们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它集中了许多杰出书法家的传世名作。如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刻的《曹全碑》,笔画圆润而精气内涵,体匀整秀而飘逸多姿。
碑林保存的名碑中,以唐碑最为突出。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期间名辈出,流派分,真、草、隶、篆,百花争妍。它上承魏晋六朝之余韵,下开五代宋元之先河,是中国书法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光彩夺目的篇章,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具有先锋的一页,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书法艺术的发展道路。
在唐朝时,朝廷颇为重视书法,翰林院设有 侍书学士,将书法作为进身仕途的门径之一。中央的“国学”分为六科,其一为书学科,是专门教习书法的机构,这是效仿 汉代以书取士、 晋朝有书学博士这些设置的继续。 弘文馆也教书法,专收五品以上的官员进行提高,由当时最为著名的书法大师欧阳询、虞世南等人执教。这足以见得朝廷对书法及书法教育的重视。
史籍所记载有名有姓的唐代书法家,其总数已逾千人,其中大多为京官或长期生活在帝都 长安地区的仕阶层。从书法流变的大体脉络来看,可将唐代书法分为初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在碑林都有充分表现。

碑文

石碑
碑林中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如唐建中二年(781年),由唐代名书法家 徐浩书写的《 不空和尚碑》,碑文记述了佛教 密宗的传承历史,以及荣任唐王朝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国师 不空和尚的业绩。
唐天宝二年(743年),大温国寺寺主思庄等,为纪念其师怀恽建立的《唐阐法师碑》,记载了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 善导大师和怀恽法师弘扬净土的事迹,弥补了历代史籍记载之不足。
驰名的《 汉曹全碑》记载了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以及在陕西 合阳一带的活动。还有“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及“和德面缚归死”等事实,均可弥补和订正史书的缺憾。
中外驰名的唐《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录了景教(古罗马基督教的聂思脱里派)的教旨仪式,在中国的传播及景教僧在唐朝一百五十年中的政治活动情况,碑侧及下端刻有古 叙利亚文记事和僧徒多人题名,在研究宗教史及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墓志

墓志
碑林收藏有九百余块从晋至清的墓志。
墓志是为了防止陵谷变迁,桑沧更替,将死者的姓名、籍贯、官职、生平事迹、埋葬地点等,刻于石上、砖上,使后世有所稽考。这些墓志所记事实,可以考证史籍之异同,补充史籍记载的缺漏,研究各民族及各国的交往,考证古代郡县乡里之所在,以及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等等。

石刻

石刻
石刻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 汉唐盛世,造型艺术因反映时代精神而大放异彩。汉代石刻的雄劲、简炼,唐代石刻的精美、圆润,都表现了中华民族进取、向上的气派和精神,在中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碑林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匾额七字是由 陈毅元帅亲笔所题。室内陈列着汉唐艺术精品七十余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部分。陵墓石刻中的精品有东汉双兽,其造型综合了狮、虎的特点,形象威武、活跃,动作矫健敏捷,以其造型完美、手法熟练、雕刻精致而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陕北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内容除少数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外,大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外,李小孩石棺、蹲狮、石虎、石羊、卧牛、走狮等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隋唐陵墓石刻写实传神的特点。
石刻室陈列的 北朝 隋唐佛教造像,形式多样,既有传世的精品,也有建国后历年发掘品。有浮雕,也有圆雕,主要反映了古长安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水平。
佛教造像
北魏皇兴造像的弥勒,着通肩式袈裟,丰满圆润,肌肉匀称,衣褶以条棱表现,具有较多的域外艺术风格,其艺术水准在当时也是领时代之先的。
隋唐时代的造像艺术则把从北周开始的写实风格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追求立体造型的同时,把传统的线和装饰性的艺术手法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中国成熟的民族化佛造像艺术达到鼎盛。陈列的观音菩萨像,金刚造像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
碑林中还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石刻,如宋元祐六年(1091年)刻的《唐王维画竹》,以它的挺拔潇洒之态,清妍高雅之神,博得人们的喜爱。
明代刻的《达摩东渡图》和《达摩面壁图》,是西安风颠和尚的手笔,画面以粗线条写意,局部用工笔细描,画出一印度僧人的虔诚形象,及其生动传神。

馆藏精品

石台孝经
石台孝经
国宝级文物。碑林广场上有一座红柱绿栏双飞檐的碑亭,亭子上中央“碑林”两字为 林则徐所书,碑亭内收藏的即是《 石台孝经》。
石台孝经》被称为“ 迎客第一碑”,是由 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太子 李亨 唐肃宗)篆额,由宰相李林甫、国子祭酒李齐古主持,于 天宝四年(745年)镌刻而成的御碑。碑文 隶书,十八行,行五十五字,书法工整,字体雍容爽朗,端庄大方,结体庄严恢弘。据说当年碑刻好后,李齐古把拓本呈给唐玄宗过目,唐玄宗又写上了“孝者,德之本”鞠批文。
原石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长方柱体,四面刻字,高620厘米,宽120厘米。碑冠、碑身、碑座,共用35块巨石组合。碑顶雕刻着灵芝云纹簇拥的双层花冠和神龙,碑座上线刻双狮和卷草纹饰的三层石台垒起,显得庄重魁伟,所以被称为《石台孝经》。
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
共114件,国宝级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原典,是中国历史上七次刻经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部,被誉为“古本之终,今本之祖”。始刻于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唐初诏命经学大师贾公彦、孔颖达订正经籍。文宗大和年间,在郑覃、唐玄度建议下,依汉故事镌石太学。《 开成石经》包括《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春秋左氏传》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尔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十二种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计114石,228面,共六十五万零二百五十二字。开成石经版面格式与汉魏石经不同,每碑上下分列8段,每段约刻37行,每行刻10字,均自右至左,从上而下。文刻两面,先表后里雕刻碑文。每一经篇标题为隶书,经文为正书,刻字端正清晰,按经篇次序衔接,卷首篇题俱在其中,一石衔接一石,不易凌乱。开成石经每石原通高约3米,宽0.8米,下设方座,中插经碑高约1.8米,上置碑额。1949年前,“碑林管理会”将碑石去额平列,成现有形状。 [15]
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
陈列于碑林第五展室西侧,高218厘米、宽84厘米,由秦代丞相 李斯篆书而成。原石被 北周武帝派人推倒,后又被野火焚毁。此石是宋太宗赵光义 淳化四年(993年) 郑文宝根据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阴有郑文宝题记。《峄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此石。
在秦的统一事业之中,一个重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文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对发展华夏文化有着重大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 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 邹县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
合阳令曹全碑
合阳令曹全碑
国宝级文物。刻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明 万历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萃里村出土。此碑为竖方形,高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记载了 曹全镇压黄巾军的事件,也记载了 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合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此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
《集王羲之圣教序》
唐集王羲之圣教序碑
国宝级文物。作者是“书圣”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书法家。由于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唐太宗的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认为是全国的正宗,其书迹为历代珍宝,影响甚大,故有“书圣”之称。碑林藏有王羲之《 乐毅论》、《十七贴》、《冯摩兰亭》、《褚摩兰亭》、《唐集王羲之圣教序碑》等。还有唐咸亨三年(672年)刻立,由唐弘福寺和尚怀仁集王羲之墨迹中的字组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其中《唐集王羲之圣教序碑》为国宝级文物。
魏碑
魏碑
中国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书体。北朝书法以魏为最盛,书体方峻遒劲,朴拙奇肆,风格多样。北朝多以此书体刻石,故叫魏碑。在这一时期,魏书、楷书、草书都由初创阶段趋于成熟。西安碑林保存有大量石刻作品,既是佛教遗物,同时又是魏书中的精品,石雕艺术的杰作。在汉代,通行的字体为隶书。而东晋以后,南方流行楷书,南方流行的楷书被称为“今楷”,受到士人推崇。而在北朝,则直接承用汉隶书体,由于在实际雕刻操作中必须动用刀凿,则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汉隶,也不同于今楷的独特书法形式——“魏书”。魏书字型的特点在于蕴含隶书笔意,字体古朴拙壮,起笔落笔平整有力,带刀削斧凿之势。
唐李寿石廓、墓门及墓志
唐李寿石廓、墓门及墓志
共3件,国宝级文物。 李寿(577—630年),字神通, 唐高祖李渊从弟,初唐诸王之一。李寿的墓志为罕见的兽首龟形,长1.66米,宽0.96米,高0.64米,龟的四足趴伏在长方座上,形如石碑的龟趺,整身彩绘贴金。龟甲、龟身分为二体,龟背为盖,刻字十六,背甲下的龟体上刻志文,有“灵龟是考”句。雕刻取其神龟永年长寿之意,历史上这种形式的志石仅此一例。石椁为 歇山顶式石屋,高220厘米,长355厘米,宽大185厘米,由二十八块青石组成。外部减地浅浮雕并彩绘贴金,内容为四神、文臣武将、仙人骑凤等画面,椁内壁阴线刻乐人、舞伎、男女侍从、天象图等,底部四周线刻十二生肖,正面中部有可开合的两扇门。都是唐代墓室石刻中杰出的作品。
唐大石犀
大石犀
国宝级文物。唐高祖李渊献陵的石犀重达十吨,全身用几条粗壮的线条勾勒出犀的特点,整体比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汉唐史书都记载有外国曾向中国赠送活犀的史实,它是古代中外友好往来的纪念物 [16]。石犀的质地为陕西富平所产的青石,通长340厘米,身高209厘米,用整块石料雕琢而成。头部表现为?目、合口,鼻上有一像肉瘤似隆起的犀角。脚有三趾,作缓步走动的姿态。右前足石座侧面原刻有:“高祖怀远之德”六字,由于岁月磨泐,今仅能辨出“祖”“怀”“德”三字。这件石犀虽然体型高大,但比例却十分恰当,反映了当时雕刻家对这种动物造型的整体把握。
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之一、二、三、四,国宝级文物,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浮雕以 唐太宗李世民征战疆场所乘过的六匹有功战马为蓝本雕刻而成,作品比例合度,线条明快,高度写实,是唐代石刻艺术中的杰作。
六骏的名为“ 特勒骠”、“ 青骓”、“ 什伐赤”、“ 飒露紫”、“ 拳毛騧(guā)”、“ 白蹄乌”。其中“飒露紫”、“拳毛马呙”二骏,于民国三年(1914年)被盗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现存碑林。 昭陵六骏刻于贞观十年(636年),各高2.5米,横宽3米,皆在青石平面上起图样,雕刻人马形状的半面及细部,并使高肉突起,称之浮雕,也叫“高肉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昭陵的这些石刻在品类、造型及题材上,既不取生前仪卫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独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写实,富有政治意义的不同凡响之作。
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
作者为 初唐四大家之一的 虞世南。虞世南(558年—638年),隋末唐初书法家,不但书法冠绝一时,而且为人正直,性情刚烈, 唐太宗称赞他有“五绝”。传书之作有《孔子庙堂碑》、《 汝南公主墓志》、《晗仁寺碑》、《论道帖》等。碑林现收藏有《孔子庙堂碑》及《淳化阁帖选》等。
皇甫诞碑
皇甫诞碑
国宝级文物。作者为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欧阳询(557年—641年),隋末唐初书法家。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其《 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主要作品还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称名于世。
碑林现藏有《皇甫诞碑》等作品。欧阳询之第四子 欧阳通,幼年失父,刻意模仿父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碑林收藏有其传世石刻《道因法师碑》。
同州三藏圣教序碑
同州三藏圣教序碑
作者为 初唐四大家之一的 褚遂良。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隋末唐初书法家。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被誉为笔势如铁划银钩。
信行禅师碑
信行禅师碑
作者为 初唐四大家之一的 薛稷。薛稷(649年—713年),初唐书法家。其书法初工隶书,后于外祖魏征家见虞世南、褚遂良书迹,遂精心临摹,深得褚遂良笔法,时称“买褚得薛,不失其节。”碑林收藏有碑刻《 升仙太子碑》、《信行禅师碑》等。
多宝塔碑、颜勤礼碑
多宝塔碑 颜勤礼碑
国宝级文物。两碑作者为“ 颜筋柳骨”中的 颜真卿。中唐时期,书法艺术向多样化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功力深厚的书法大师,也体现出了唐代书法的最高水平。其中以颜真卿、柳公权二人最具代表性,号位“颜筋柳骨”。颜真卿的书法初学晋王羲之和唐褚遂良、张旭等人,后突破了六朝直至盛唐时期的“二王”为宗多少带有贵族化倾向的秀娟纤劲的书风。从而以圆转厚重的笔法代替了方折劲巧的用笔方法,形成浑厚遒劲,丰润奇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创出“颜体”。除《多宝塔碑》,碑林还藏有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李元靖碑》、《颜氏三稿》、《争座位帖》等碑刻。
玄秘塔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
玄秘塔碑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
国宝级文物。两碑作者为“ 颜筋柳骨”中的柳公权。柳公权在颜书开阔丰润的基础上加强了遒劲奇绝的一面,用笔挺拔,风骨峥嵘,神气清健,尽脱陈俗,从而自成一家,世称“颜筋柳骨”。除了《 玄秘塔碑》,碑林还藏有柳公权《神篆军碑》、《 李晟碑》、《大达法师玄秘塔碑》等多种,甘肃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初拓本《金刚金》,堪为稀世珍品。2013年又新出土的《回元观钟楼铭》一石。
断千字文
断千字文
作者为“ 颠张狂素”的张旭。唐代的草书在继承汉魏章草、晋代“二王”和汉代张芝等人的基础上,出现了如张旭、怀素等一代书法大家,把书法线条的流动美和笔意变化的技艺推向草书发展的顶峰,创造性地发展了自汉末以来400年间的草书艺术,充分地展示了草书的艺术美,世人以“颠张狂素”来形容他们臻于化境的草书艺术,并敬称其为“草圣”。张旭以酒为嗜好,作书每每大醉,高呼狂叫,甚或以发濡墨,人称“张颠”。他以王书为基底,又得法于张芝,发展了传统的草书,与怀素一起,开创了草书的全新境界。当时人们对初诸家每有微词,而独对张旭无异议。唐文宗把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术和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碑林藏有《郎官石柱记》、《断千字文》等。
怀素千字文
怀素千字文
作者为“ 颠张狂素”的 怀素。怀素是僧人,他与张旭一样嗜酒如命。自称“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其酒中作书,每出佳品。和张旭有“颠张狂素”之说。时人评论其书作:“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唐老君像
唐老君像
国宝级文物。老君像是碑林石刻艺术室陈列的唯一一件有关道教题材的造像。老君像为汉白玉所制,通高1.93米,原属 临潼骊山唐代华清宫朝元阁老君殿之物。老君身着道服,腰束帛带,结跏跌坐于三层番莲纹的 须弥座上,人像与台座浑然一体,有安谧华贵之感。雕刻手法极为精工洗炼,堪称盛唐时期大型人体石刻的艺术珍品,同时对探讨道教在 关中地区的传播,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16]
大夏石马
大夏石马
国宝级文物
陈列于碑林戟门西北侧亭内,是唯一一件有大夏记年的文物,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石马前腿间下部刻有隶书铭文,现只可辨出“大夏真兴六年(424年)岁在甲子夏五月辛酉……大将军……造”等字,故可断定此物为赫连勃勃所建大夏朝遗物。石马昂首正视,双耳遗失,马颈直立,和头部形成55度夹角。前腿并直,后腿微屈,右后腿作曲蹲状,立于阴刻有云纹的底座之上,整件作品高约2米、长2.25米。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国宝级文物,首批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收藏于 碑林第二室。唐 建中二年(781年) 景净撰,吕秀岩( 吕洞宾)书并题额。高279厘米,宽99厘米。明 天启三年(1623年)出土。碑额上部,由吉祥云环绕的十字架下部的典型的中国莲花瓣朵,显示出景教开的是中土之“花”,结的是 基督教之“果”。石碑内容为: 唐太宗 贞观年间,有一个从古波斯来的传教士叫 阿罗本,历经跋涉进入中国,沿着 于阗等西域古国、经 河西走廊来到京师 长安。他拜谒了大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此后 唐太宗降旨准许他们传教, 景教开始在长安等地传播起来,也有景教经典《 尊经》翻成中文的记载。
景云钟
景云钟
国宝级文物,首批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景云钟铸成于唐 景云二年(711年), 唐睿宗李旦亲自为其撰书铭文,钟高二米,直径达一点五米,重达万斤,钟身鹤飞龙翔,钟鸣声扬数十里,一直为西大街广济街口的皇家道观景龙观(后改称 迎祥观)所用。 安史之乱中,迎祥观和钟楼化为灰烬,景云钟也废弃不用。及至明代钟楼在原址上被重建,景云钟也得以再度面世。1953年移藏至 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于二门里东亭内。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景云钟进行录音,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每年 除夕之夜作为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进行播放,并一直沿用。2000年,景云钟还登上过中国邮票,被誉为“ 天下第一名钟”。 [17]
昭陵六骏

文物保护

播报
编辑
2014年06月,西安碑林博物馆完成了“第一批陕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此项工作是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陕政办发〔2008〕43号)精神,按照文化部古籍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由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古籍保护办公室)组织申报工作。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古籍4万余册,其中12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部古籍入选《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2012年建成了设施先进的古籍书库,书库面积约150平方米,存藏体积近200余立方米。书库柜架为手动式铁皮密集柜,柜内铺设樟木板,并配备了恒温恒湿空调机,设置了消防设备。实现了防霉、防蛀、防尘、防光、防鼠、防盗、防火、防燥、防潮等功能,基本上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使作为不可再生文化遗产的线装古籍有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存藏环境。2013年建成古籍保护修复室,用于破损纸质文物的修复,使古籍保护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古籍保护软硬件条件均已达到申报要求。 [18]
2014年7月13日,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康万武与陕西省图书馆副研究员侯蔼奇等,对西安碑林博物馆申报陕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进行实地审核,同时对该馆的古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专家组对此次检查的结果比较满意,对当前各方面的工作进展给予肯定。 [19]
2015年4月9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上报〈西安碑林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5〕66号),原则同意所报方案。 [20]
2014年12月, 公安部授予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国119消防奖先进集体,这是全国文物系统唯一的一家,也是陕西唯一的一家先进集体。 [21]
2015年9月23日, 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为渭南市文物旅游局拓印碑石资料事宜的请示》(陕文物字〔2015〕193号)收悉,同意拓印所报《曹全碑》等6座碑石的拓片各3份,用于相关博物馆的公益展示。 [22]
2015年11月,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整理、包装和搬运,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近300件造像文物日前顺利搬迁至博物馆内的新石刻艺术馆,使造像文物的存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本次移库的造像文物时代从北魏跨越至清代,材质以石质为主,并有少量木雕、陶瓷、金铜等。造型种类也十分丰富,包括造像碑、单体造像、善业泥等。本次造像文物的安全搬运,将文物入库工作以及馆藏文物的科学化管理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23]
2016年1月19日,陕西省政府年度消防安全考核领导小组对陕西省文物系统进行年度考核,考核汇报会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进行。陕西省政府考核组特别对碑林博物馆消防安全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碑林作为全国、全省119消防奖先进集体的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 [24]

历史价值

播报
编辑

总评

碑林坐落于十三朝古都 西安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是中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包括历代碑石、墓志、石刻造像、画像石等石刻文物和书法、绘画、碑拓等其它文物,尤以碑刻墓志、历代拓本为具有特色的馆藏品。碑林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2]
碑林藏品浩瀚,书法艺术卓越,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东方文化的宝库”、“书法艺术的渊薮”、“汉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世界最古的石刻书库”。碑林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全国18个特殊中国历史旅游景观之一,被列入中国申请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西安最有价值的文物古迹之一,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成为普及和弘扬中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窗口。 [25]

历史价值

从历史价值来说,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藉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遗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宝贵资料。如从 陕西 周至县出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 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中国的情况。此外,唐《中尼合文之陀罗尼经幢》是中国唐代和尼泊尔人民友好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了一个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国的经历和密宗传入日本的师承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史的珍贵资料。
《明德受纪碑》上刻有“大顺”、“永昌”字样。这是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遗物,记载着当时陕西大旱,粮价昂贵,“小麦每斗二两四钱,米每斗二两六钱”和“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悲惨景象;清刻《张化龙碑》,颂扬了当时领导陕西扶风、歧山一带农民反抗官府的张化龙;清刻《荒负歌》等,也记录了一些遭受官僚、地主压迫剥削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元刻《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碑》、《刘尚神道碑》和清刻《平利教案碑》等,均从不同方面记录了元末 红巾军起义和清末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外来侵略的事实。
碑林中还记载了诸多历代人物,如被誉万世师表的孔子,统一中国文字的李斯,对蜀汉忠贞不渝的关羽,两袖清风的 郑板桥,慷慨就义的民族英雄 文天祥,虎门销烟震惊中外的 林则徐,历代书法大师王羲之、颜真卿、 于右任,以及励精图治的 邓廷桢,推行新法的 康有为等。他们那忧国忧民,为事业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大量的石经,是碑林中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石台孝经》刻于唐天宝四年(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亲自以隶书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他也孔子的问答辞,主要内容讲孝、悌二字),此碑由四块色如黑玉,光可鉴人,高590厘米的细石合成,是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碑上加方额,额上刻浮雕瑞兽、涌云;额上盖石,盖石边缘刻优美的卷云,顶上作山岳状;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三层石台四面都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茂盛的蔓草和雄浑的狮形怪兽,两种不相协调的动植物被刻画得融洽无间,整个构图给人以威武、活泼的感觉,为盛唐的艺术精华。
开成石经》是碑林保存的中国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 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接受国子监 郑覃的建议,由艾居晦、陈珍等用楷书分写,花费了大约七年时间到开成二年(837年)刻成一部石经。其中包括《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 春秋左氏传》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尔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十二种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计114石,文刻两面,228面,字列八层,共六十五万零二百五十二字。刻成后立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同时也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此经是中国古代七次刻经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部,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这在中国印刷术发明以前,对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明清两代的《兴学碑》、《修渠记》、《修栈道记》、《修城记》、《修庙记》等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6]

艺术价值

碑林不仅是东方石质历史文化的宝库,更重要的是书法艺术的宝库,享有“书法艺术故乡”的美誉。碑林中早期石刻有宋代摹刻的秦 峄山刻石,原碑为 秦国丞相 李斯所书。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刻的“曹全碑”,是用秀美的隶书写的,这是中国汉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碑刻,为汉碑中的精品。
“汉熹平石经《 周易》残石”,保存了中国最早的《周易》文句,相传是当时著名学者、大书法家 蔡邕以隶书书写,方挺严整,为汉隶之典范。
唐代是 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在唐代书法艺苑中,名家辈出,时有杰作,真、草、隶、篆,百花争妍,犹如璀璨的群星,放射出永不泯灭的光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创一体,欧阳通、 徐浩、史维则、怀素等也都是一代名家。 欧阳通书写的《 道因法师碑》,与其父 欧阳询的《 皇甫诞碑》很相近,结构严谨,书法险劲,是值得珍视的书法名碑; 颜真卿的《 颜勤礼碑》、《 颜家庙碑》、《 多宝塔感应碑》等,气势雄浑,苍劲有力,是标准的“颜体”; 柳公权的《 玄秘塔碑》,笔力遒美瘦挺,劲如削竹,结构峻整,神足韵胜,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 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则更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流利洒脱,为世所珍。此外,宋起佶的《 大观圣作之碑》(瘦金体)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秘阁帖》等,也是稀有的珍品。
除了书法,在北魏、唐、宋等碑志上,还保存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精美图案花纹。如唐刻《大智禅师碑》的两侧,以线刻和减地两种手法并用的图案作为装饰,将蔓草、 凤凰和人物穿插布置,使人感到繁丽、活泼、美妙而有生气;《石台孝经》碑头上的浮雕卷云和狮子,碑座上线刻的精致蔓草、瑞兽等,也都表现了唐代雕刻所特有的富丽作风;唐刻《道因法师碑》座垢两侧,用流利的线条,刻出两组人物,共有十多个卷发深目的异国装束的人,牵马携犬,作准备出行状,是不可多得的线刻佳作;北魏的《元晕墓志》四侧,分别刻着有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四神形象,空隙中满填流动的云彩,呈现出飘逸而和谐的奇特意境。它们像绿林一样陪衬着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使碑林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更加瑰丽异常。
碑林能较完整地保存,是与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 毕沅的贡献分不开的。宋代时,由于无人管理,珍贵的汉唐碑碣有的被人用做砖甓,有的用于修桥,遭到人为的破坏。元代时,碑林的碑石曾两次全部跌倒。明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发生8级大地震,碑林里的大量碑石因摔碰而断裂。清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毕沅率同僚到碑林视察,只见房屋倒塌,碑石横卧于荆榛瓦砾之间,环顾四周,满目荒凉,这使他十分震惊和痛心。他与同僚合义,采取修整房屋,整理石,编目著录,组织石刻陈列,建立管理机构和保管制度等措施,重修和保护碑林。在他所著《关中金石记》中说:“前后堂庑,皆鼎新焉,旋于土中,搜得旧刻数十片,遂取《石经》及宋元以前都,编排甲乙,周以栏盾。明代及近人所,则汰存其佳者,别建三楹以存置。其锁钥则有司掌之,设法保护,以冀垂永久。”毕沅对 金石文字有浓厚兴趣,整修碑林在于“庶考古者,得以观览也” [27],为保护珍贵文物作出了重要贡献。 [28]
《王羲之·兰亭序》拓片

外界评价

播报
编辑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下册《名碑荟萃》:“在陕西省西安市,有一座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那就是西安碑林。碑林收藏了从汉魏至明清历代的碑石、墓志,共两千三百多块。碑文出自各个朝代书法名家之手,真称得上是名碑荟萃了。”
朱镕基主持国务院工作时,曾经先后在多个场合向官员推荐西安碑林刻录的一则明代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朱镕基说他从小就会背诵这段箴言,他希望每个官员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29]
2006年4月8日,“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结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西安碑林博物馆作为“杰出文化的代表”以网络投票第一名(85151票)的结果,成功当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 [30]

申遗大事记

播报
编辑
1987年,西安碑林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预备名单。
2000年3月7日,《 陕西日报》发表《西安碑林要想金榜题名治理周边环境是关键》一文。
2000年9月,受邀参加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世界遗产风采展”。
2000年入编《新千纪的中国世界遗产》(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0年, 成建正撰文《西安碑林与世界文化遗产》。(发表于《碑林集刊》(六),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8月,受邀参加在北京 中华世纪坛举办的“2002中外世界遗产“风情展”。
2003年6月,西安碑林重新上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资料。
2003年6月,《西安碑林保护管理条例(讨论稿)》出台。
2003年8月23日, 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顾问亨利博士、世界遗产中心官员景峰、奥尔斯先生来西安碑林考察,对西安碑林独特的藏品体系及整体环境风貌给以极高评价。
2004年3月,成建正委员在西安市政治协商会议提出议案《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尽显著名古都风采》。
2004年4月26日, 新华社发表《西安碑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文,各媒体争相转发。
2004年5月,受邀参加云南丽江举办的“ 世界遗产论坛”。
2004年6月,受邀参加第28届 世界遗产大会“自然与人文景观(中国)博览会”(苏州)。 [31]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地址:
西安市 三学街十五号,西安南城墙 文昌门内。 [32]
西安碑林博物馆
开放时间:
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年对外开放。
3月1日——4月底:08:00——17:30
5月1日——国庆节:08:00——18:00
国庆节后——11月底:08:00——17:30
12月1日——次年2月底:08:00——17:15 [33]
门票:
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全票50元/人,半票25元/人
旺季(3月1日——11月底)65元/人,半票37元/人 [9] [34]
交通:
碑林距离西安市中心 钟楼2公里,距离 西安火车站6.7公里。可乘坐14路、23路、40路118路、208路、214路、221路、223路、232路、706路、402路、512路、619路、704路、800路、游6路、五龙专线路公交车到达 [35]

玻璃钢生产厂家湖南水果玻璃钢雕塑多少钱甘肃户外玻璃钢雕塑哪家好安阳镜面不锈钢玻璃钢雕塑厂家深圳常用商场美陈厂家供应上海常见商场美陈常宁玻璃钢价值观雕塑玻璃钢雕塑造型厂家精准推荐河南水果玻璃钢雕塑哪家便宜运城玻璃钢仿真水果雕塑濮阳玻璃钢人物雕塑定制南阳人物玻璃钢雕塑湘西玻璃钢长颈鹿雕塑标牌玻璃钢人物雕塑定制厂家烟台卡通玻璃钢雕塑安徽户外玻璃钢雕塑订做价格海口加工玻璃钢雕塑咨询玻璃钢雕塑哪里可以看宜春玻璃钢雕塑多少钱吉林玻璃钢游乐场门头雕塑玻璃钢雕塑工厂惠州市日照玻璃钢雕塑设计商场美陈图片欣赏镇江商场美陈多种熊猫玻璃钢雕塑商场装饰美陈座椅玻璃钢马车雕塑清远玻璃钢仿铜人物雕塑模型厂家四川步行街玻璃钢雕塑供应商玻璃钢罗马柱雕塑厂家定做观山湖区玻璃钢雕塑价格香港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汪小菲曝离婚始末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何赛飞追着代拍打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卫健委通报少年有偿捐血浆16次猝死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高校汽车撞人致3死16伤 司机系学生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饲养员用铁锨驱打大熊猫被辞退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特朗普无法缴纳4.54亿美元罚金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联合利华开始重组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黑马情侣提车了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沉迷短剧的人就像掉进了杀猪盘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事业单位女子向同事水杯投不明物质凯特王妃现身!外出购物视频曝光河南驻马店通报西平中学跳楼事件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钱人豪晒法院裁定实锤抄袭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老人退休金被冒领16年 金额超20万

玻璃钢生产厂家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